近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与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山东东营联合举办“三江源与黄河口”司法对话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以及行政机关代表等共同参与,共同为黄河流域国家公园司法保护出谋划策。
据悉,山东高院与青海高院签署了《“三江源与黄河口”司法对话备忘录》,并联合发布了6件司法服务黄河流域国家公园建设典型案例。备忘录涵盖基地共建、交流互鉴、业务交流、云端对话、信息共享等合作事项,包括共同打造司法生态保护品牌、联合举办“司法共护大美黄河”直播活动等具体内容,进一步加强黄河源头与入海口法院间的司法协作。
活动现场,青海法院分享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司法保护经验,青海法院积极构建“案件审理﹢司法宣传﹢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司法保护体系,推行“诉前制发禁止令﹢判前做全面评估﹢判后研提司法建议﹢执后回访监督”案件审判执行机制,打造了“源头保护”司法样本。山东法院汇报了黄河口国家公园筹建中的司法探索,通过有效化解一批涉及重大项目与生态保护冲突的纠纷,服务退耕还湿等重大生态工程,交出了“入海口护航”实践答卷。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营人,我见证着黄河口的生态变迁。法院通过司法手段推动修复,让湿地更健康、候鸟更多样,这就是法治护河最生动的注脚。”全国人大代表、东营市湿地城市建设推进中心职工张金海评价道。
活动现场,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黄河河务局有关负责同志也结合各自职能,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郑红军 段格林)


头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