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加班到凌晨,走在背街巷道总感觉有点害怕,现在看到闪烁的警灯,心里特别踏实。”近日,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一家医院工作的石女士道出心声。
针对夏季治安特点,为提升群众夜间安全感,今年6月,武都区公安局推出“子时警务”,用有力的行动编织起一张严密的平安防护网。
每晚11时至次日凌晨1时,一支由派出所民警、特警、义警组成的夜间巡防队准时集结上岗,开启“群众休息我上岗”的守护工作。
7月28日晚,在一个老旧社区,巡防队民警打着手电,仔细检查每一栋楼的消防通道是否畅通。“这辆电动车停在楼道存在安全隐患。”民警立刻将电动车挪到指定停放地点,并将信息告知物业部门。
“以前这条通道常被堵死,半夜要是起火,想想都怕。”住在3单元的王大爷看着被及时清理后畅通的楼道感慨地说,“现在警车天天夜里来转,民警挨个楼看通道,我们心里踏实多了。”
这支巡防队伍每晚都穿梭在社区楼宇间,重点排查消防隐患,同时加强了对辖区独居老人的夜间关照走访。
与此同时,武都区最具“烟火气”的夜市区域,也迎来了特别守护者。在热闹的万象街景区入口,警灯闪烁的警车格外醒目。“喝了几杯没事,但骑车不安全,叫个代驾吧,安全第一。”7月31日晚,特巡警队员对在烧烤摊喝酒的年轻人进行安全宣讲。
据统计,6月以来,这支夜间警力已快速调解因酒后引发的口角、消费纠纷47起,发放防诈宣传单3200余份,有效维护了夜市经济的良好秩序。
科技力量深度融入“子时警务”,让守护更精准高效。在情指中心,值班民警密切关注实时更新的警情动态,科学调度巡防岗点的警力资源。在照明条件不佳、人力巡逻难以覆盖的城乡接合部,警用无人机缓缓升空,其搭载的高清设备巡视地面盲区,大大延伸了防控触角。
深夜的宁静,最怕被刺耳的摩托车轰鸣声撕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摩托车“炸街”扰民问题,“子时警务”将其列为重点打击对象。特巡警大队通过加强重点路段巡查、分析研判线索,精准锁定违法车辆和人员。8月3日凌晨,在武都区南滨河路沿线,一阵巨大的引擎轰鸣声由远及近。早已布控在此的巡防民警迅速行动,当场抓获“炸街”炫技的吴某。
“子时警务”开展以来,武都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达98.7%。( 闫振宙 通讯员 陈红平)
头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