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湖北老河口警方收到吉林延吉警方的感谢信。这封千里之外的感谢信背后,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30万元涉诈资金拦截战。
10月9日16时,老河口市某银行营业大厅内,一笔异常取现业务引起工作人员小牛的注意——本地59岁的刘阿姨要求取出30万元现金“给舅舅家老表支付彩礼”。小牛进一步查看刘阿姨账户发现,当天凌晨2时许,刘阿姨“恰好”收到了一笔30万元的转账。小牛回忆起警方近期培训讲解的涉诈资金转移案例,其中就有这种凌晨大额转账、随即要求全额取现的情形。
“刘阿姨,大额取现需要些时间,您先坐会儿。”小牛不动声色地给大堂经理使了个眼色,手指在柜台下快速编辑信息。很快,警银联络微信群里,一条预警信息直达老河口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客户异常取现30万元,请求核查!”
“赶紧!线上查资金流向,线下查人员情况,同步进行!”反诈中心立即启动涉诈线索快速核查机制,发现该笔资金入账渠道异常,且无明确合法交易背景支撑,极有可能为涉诈资金。不到10分钟,属地酂阳派出所民警和反诈中心民警先后赶到现场。
面对民警询问,刘阿姨一开始还理直气壮。可当民警要求她提供朋友姓名、联系方式、借款凭证等信息时,刘阿姨却支支吾吾说不上来。
民警设法联系上刘阿姨的儿子,电话那头的回答令人心惊:“30万元?我不知道啊!我妈哪儿来这么多钱?”在民警再三追问和政策宣讲下,刘阿姨最终表示“我不转了,回家行了吧”,随后匆匆离开。
鉴于情况可疑,民警依法对刘阿姨的银行账户采取止付处理,阻断了资金转移通道。为查清真相,反诈中心又联系刘阿姨户籍所在地孟楼派出所,安排警力上门核查。
正当民警深入研判案情时,系统比对显示,吉林省延吉市公安局也在追查这笔资金的流向。“我们立即与延吉警方取得联系。”办案民警介绍,“通过信息共享,确认这30万元钱正是延吉居民林女士被诈骗分子远程诱导操作,转到刘阿姨账户上的。”
民警随即赶到刘阿姨家中。刘阿姨坦白,此前“给彩礼”“朋友还债”的说法都是诈骗分子提前教自己的应对话术。就在一天前,刘阿姨接到一自称国家工作人员的陌生电话,对方以发放扶贫补贴为诱饵,告诉刘阿姨只需提供银行账户,收到指定款项后再取现转至政策指定账户,即可获得高额补贴。
得知自己险些成为诈骗分子转移赃款的帮凶,刘阿姨懊悔不已:“幸好你们及时发现,不然我就犯大错了。”(李宗吾 周胤伍)


头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