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外呼系统成骚扰电话帮凶,应如何治理?

治理AI外呼骚扰的重点在于电信运营领域对号码的有效治理与管控。目前用于商业推广的手机号码中,虚拟运营商的号码占比很高,对此虚拟运营商和监管部门应采取更积极的治理措施...

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论坛(2024)举行

近日,主题为“协同培育新质生产力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论坛(2024)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举办...

网购也有“鬼秤” 平台不能“网开一面”

数据显示,今年截至8月23日,全国有关“网购商品缺斤少两”的消费维权舆情信息共计超过了18000条,江苏省内有关的消费维权舆情信息也超过了2000条。...

占道设障晒粮致人死亡,如何担责?

本案中,被告人陆某在非机动车道上拴绑帆布水带,目的是防止其晾晒的玉米粒被路上的行人和车辆碾压,针对的对象具有相对特定性...

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办理行政再审检察建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行政再审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对生效行政判决、裁定、调解书进行法律监督的重要方式...

王小洪同巴西司法与公共安全部长莱万多夫斯基通话

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王小洪8月22日同巴西司法与公共安全部长莱万多夫斯基通话。...

今年上半年 中柬警方遣返1200余名涉赌诈中国籍人员

  据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消息,中柬警方通力合作,今年上半年遣返1200余名涉赌诈中国籍人员。中柬执法部门将进一步深化信息互通、联合管控、联合打击跨境犯罪等务实合作。...

整治“幽灵外卖”,保障“舌尖安全”

织密食品安全的防护网,不能让任何人从任何环节撕开口子,才能切实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持续遏制“天价”月饼

四部门将继续狠抓《公告》落实,聚焦重点领域,进一步强化市场巡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有关企业做好问题整改,切实维护良好市场环境和风清气正的节日风尚...

铁路部门全力保障学生旅客平安有序返(入)校 ​预计发送学生旅客六百五十万人次

铁路部门精心组织学生运输工作,统筹做好运力安排和站车服务,全力保障学生旅客平安有序返(入)校。...

销量百万的商品为何只有百条评论?记者调查网购商品刷单炒信数据造假现象

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首次明确规定了禁止商家“刷单炒信”行为,并指出这是基于虚假交易获得收益的不法行为,违反了商业道德,扰乱了市场秩序,应属无效合同。...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湖南省反馈督察情况

湖南省高度重视此次督察工作,边督边改、立行立改,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截至2024年7月上旬,督察组交办的3947件群众举报问题已办结或阶段办结3680件...

第四届花生良种流通大会在青岛平度召开

全链条精准打击财务造假行为

为依法从严惩治欺诈发行、违规信息披露等财务造假犯罪,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办理财务造假犯罪案件有关问题的解答》,明确财务造假犯罪案件事实认定、法律适用重点问题...

广西海警出动执法舰艇1900余艘次 维护伏季休渔秩序

“两高”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洗钱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4年8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两高”《关于办理洗钱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24年8月20日起施行...

22项电子商务质量监管国家标准发布 国家网络交易监管平台建设提速

2024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持续推进平台经济规范发展,比如围绕“618”促销活动的规范、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等关键领域发力...

严防货车变“祸”车 14辆严重超载货车被查获

江苏徐州新沂交警大队结合辖区实际,认真分析研判超限超载车辆运行轨迹,突出夜间用警、错时用警,密切部门联动、跨区域联动,一举查获14辆存在严重超载嫌疑货车,其中“百吨王”11辆...

公安部公布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典型案例

全国公安机关持续组织开展了“昆仑”等一系列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活动...

警惕麻精药品失管“逸出”涉毒

阿普唑仑是国家管制第二类精神药品,具有药品和毒品双重属性,其在合法渠道中是药品,但一旦流入国家管制之外的渠道被滥用,则是刑法意义上的毒品,要受到法律制裁...

空调工无证上岗为何屡禁不止?

高温天气持续,空调加速运转。空调师傅也迎来“爆单”,成为“最难约”的人...

坚持宽严相济 做好轻罪治理

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准确把握法律定性,依法慎重使用刑事打击手段尤为重要。...

用法治手段整治不合理涉企收费(市场漫步)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央社会工作部、民政部联合公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回应了企业对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的强烈诉求。...

架设“高压线”让潜在行贿人“望而却步”

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半年报”中通报立案行贿人员相关数据,释放了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的强烈信号,有助于震慑行贿犯罪,让潜在的行贿人“望而却步”...

假检测真忽悠,靠欺骗消费者赚钱的生意能做多久?

甲醛检测造假乱象又给我们上了一课,有必要让这种自说自话式的生意链条曝曝光,彻底整治相关乱象,给广大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心、舒心的消费环境。...
正在加载中...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899878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zfsynews@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