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你们了,要是晚一步,我家孩子就跑远了。”近日,在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街口商圈,到福州旅游的陈女士紧紧握着福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三大队二中队指导员叶家庆的手表示感谢。
从陈女士报警求助孩子走失,到信息指挥组精准定位、联控巡防组现场寻人,各环节高效联动,10分钟就将迷路的孩子安全送回家长身边。类似的故事,如今在福州街头巷尾时常上演。这是福州市公安局以巡特警支队为主导,全力构建一体化“大巡防”体系的成果。
构建高效运转机制
为破解以往巡防工作中存在的“条块分割、资源分散”难题,福州市公安局主动作为,高规格设立大巡防建设指挥部,下设信息指挥组、联控巡防组、交通巡防组、地铁巡防组、水域巡防组、生态巡防组、空中联勤组7个专项小组,构建起“1个指挥部+7个专项组”的高效运转机制。
指挥部负责统筹全局、制定方案,7个专项小组各司其职、协同联动,从信息分析到现场处置,从陆地防控到水域空中巡查,全方位覆盖福州“水陆空林地”每一个角落,让平安防护网越织越密。
“我们整合交警、治安、巡特警、海岸、森林等部门的巡防资源,打造一个扁平指挥、全域统筹、信息精准、管理精细的一体化‘大巡防’体系。”福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支队长陈祥富介绍,自体系建设以来,全市巡防力量实现“攥指成拳”,各类风险隐患处置效率平均提升30%以上。
提高巡防工作质效
“根据大数据分析,近期某小区周边盗窃电动自行车警情略有上升,建议联控巡防组加大该区域夜间巡逻频次,交通巡防组同步排查周边可疑车辆。”近日,在大巡防信息指挥组的指挥中心内,民警翁兴钦正根据系统推送的预警信息,快速向相关小组下达指令。
这一幕是福州公安“大巡防”体系中“精准信息赋能”的生动体现。信息指挥组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整合无人机、智能感知设备采集的信息,对全市警情、案情、社情、民情进行实时分析研判,为各巡防小组提供“靶向”指引,让巡防工作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
近日,信息指挥组通过智能感知系统发现,闽侯县某偏僻山林区域有异常人员活动轨迹,结合福州市公安局森林分局、闽侯县公安局汇总分析的线索,判断可能存在非法盗伐林木行为。指挥部立即指令生态巡防组联合空中联勤组开展行动。空中联勤组操控无人机对该区域进行空中巡查,快速锁定非法盗伐人员的具体位置和活动范围。生态巡防组民警则根据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画面,迅速赶往现场,成功抓获非法盗伐人员3名。
“现在无人机空中巡查、智能设备实时监测,再加上大数据分析,我们的巡防工作就像有了‘千里眼’‘顺风耳’,能精准发现问题、快速处置隐患。”闽侯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民警余孙泉说。
全方位增强群众安全感
“前面路口有车辆剐蹭,交通拥堵,请交通巡防组快速处置。”“收到,马上到!”10月5日晚,在福州市台江区江滨大道,福州市公安局台江分局鳌峰派出所联控巡防民警发现交通突发情况后,第一时间通过对讲机联系福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鼓楼大队交通巡防民警。短短5分钟,交通巡防民警便赶到现场,一边疏导交通,一边处理事故,道路很快恢复畅通。
围绕“支点建设、沿线巡防、固面联勤、立体赋能”四个维度,各巡防小组紧密配合,无论是街头的交通疏导、商圈的安全巡逻,还是地铁内的秩序维护、水域的安全巡查,都能实现快速响应、高效处置。
福州水系发达,闽江穿城而过。水域巡防组民警每天驾驶巡逻艇在江面上巡查,排查安全隐患,救助落水群众。9月29日,水域巡防组民警在闽江下游巡逻时,发现一名男子在江边徘徊,情绪十分低落,有轻生倾向。民警立即靠岸上前沟通,耐心安抚男子情绪。同时,他们通过“大巡防”体系联系男子家人和社区工作人员。经过1个小时的劝说,男子终于放弃轻生的念头。
“市级业务部门负责精准指导,属地公安机关具体推进,每个环节都责任到人,确保体系高效运转。”陈祥富介绍。
在精细化管理的推动下,“大巡防”体系的成效不断显现。如今,漫步福州街头,无论是繁华的商圈、拥挤的地铁站,还是宁静的小区、宽阔的江面,都能看到民警巡逻的身影。“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见警岗、见警航、见警犬”的“六见”目标成为常态,市民的安全感、幸福感显著提升。(陈宇航 通讯员 郑宇涵)


头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