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昆山检察织密开学季反诈防护网

近日,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走进周市中学,结合该院办理的真实诈骗案件,向全校新生家长重点预警“家长群收费陷阱”,筑牢校园反诈防线。…

  “新学期开学了,请家长们提高警惕,仔细核对聊天对象身份,切勿随意转账!”近日,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走进周市中学,结合该院办理的真实诈骗案件,向全校新生家长重点预警“家长群收费陷阱”,筑牢校园反诈防线。

  该院此前办理的一起案件中,社会青年张某通过购买QQ号、仿冒班主任头像昵称,以收取校服费为名,骗取5名新生家长3千余元。

  2023年9月,昆山某小学5名新生家长先后报警,均称被一名“班主任”以收取校服费为由骗走728元。“家长群里有人加我,头像和昵称跟班主任一模一样,我没核实就通过了。对方收了728元校服费后,又要收学杂费,可我前几天刚交过,这才发现不对劲。”一位受害家长回忆道。

  侦查人员循线追踪,最终锁定远在千里之外的犯罪嫌疑人张某。据张某供述,他刷短视频时看到有人冒充老师在家长群诈骗,随即动了歪心思。为规避风险,他先用朋友的支付宝账号收款,再通过此前买的游戏QQ号搜索“小学”关键词,筛选出全国各地的家校群——部分群聊无需验证即可加入,他就这样顺利进入昆山某小学的班级群。

  进入群后,张某观察到昵称为“数学老师”的群主疑似班主任,便将自己的QQ头像、昵称改成完全一致的样式,随机添加群内家长为好友。家长通过申请后,他立即发送网上下载的校服费用明细表,确认孩子尺码后“通知”扫码支付728元校服费。得手后,他还试图进一步索要学杂费、营养费,均未成功。案发后,张某已将赃款全部退赔。

  “学校的收费通知都会在家长群内统一发布,从不会单独私发给家长。”该班级真正的班主任老师强调,这类仿冒诈骗很容易让家长混淆。

  2025年1月,案件移送昆山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指出,张某针对不特定对象,利用网络软件远程作案,与被害人无实际接触,完全符合电信网络诈骗特征,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5月19日,经昆山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

  “开学季是此类‘仿冒老师收费’诈骗的高发期,家长们务必多留个心眼。”检察官再次提醒,收到收费通知时,可通过学校官方渠道、电话等方式核实对方身份,切勿仅凭头像昵称轻信陌生人,避免财产受损。(罗莎莎 通讯员 葛梦桐)

    上一篇

    政法视野网

    政法视野网——解读政法文明。投稿邮箱:zfsynews#163.com(请将#替换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899878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zfsynews@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