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源:泾河源头避暑佳地 距西安300余公里引客来

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泾源县森林覆盖率达38.6%,平均海拔1800米,年均降水量650毫米,夏季平均气温仅18℃,凉而不寒、润而不湿,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和西北“小九寨”。…

  “作为泾河发源地,六盘山深处的泾源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南端,凭借独特的生态优势与便捷交通,已成为夏季避暑热门地,尤其吸引了大量西安游客前来。”7月26日,固原市泾源县主要领导介绍道。

  泾源县位于西安、兰州、银川三角中心,G70福银高速及国道312、344线穿境而过,与G22青兰高速、G69银百高速互联互通。从西安出发沿泾河逆流而上,驾车经高速行驶三个多小时即可抵达,两地相距仅300余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泾源县森林覆盖率达38.6%,平均海拔1800米,年均降水量650毫米,夏季平均气温仅18℃,凉而不寒、润而不湿,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和西北“小九寨”,兼具北国风光的雄浑与江南水乡的秀丽。境内拥有野荷谷、胭脂峡、老龙潭等原生态景区,野荷谷中荷叶田田,胭脂峡内风光奇绝,自然景观得天独厚。

  7月底,泾源县冶家村迎来避暑高峰,村里随处可见前来休闲的游客。西安游客王昕然调休带着父母到此康养,她感慨道:“没想到这么近的地方有这么好的生态和空气,车程也合适,以后会常来。”冶家村党支部书记马万红表示,全村306户中135户从事民宿产业,近期80%的入住游客都来自西安。

  泾源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两千多年来便是塞上与中原文化的交汇之地。秦始皇首巡过萧关、汉武帝六出萧关巡边疆,县城西北的秦汉萧关、瓦亭城遗址,见证了秦汉时期的历史风云与丝绸之路上的繁华,王维、卢照邻等历代诗人曾在此留下咏叹佳作。境内凉殿峡是成吉思汗避暑屯兵之处,地势险要;泾河源头老龙潭则流传着魏征梦斩泾河龙王、柳毅传书等神话故事,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神秘色彩。

  一条泾河串联起陕甘宁三省,泾源县因地处泾河源头而得名。如今,这片集生态之美与人文之韵于一体的土地,正以“避暑胜地”的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周边省市游客前来感受其独特魅力。(陈杰钢)

    上一篇

    政法视野网

    政法视野网——解读政法文明。投稿邮箱:zfsynews#163.com(请将#替换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899878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zfsynews@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